"鸟撞飞机“,这是一个可怕的世界性难题。对飞机而言,鸟的破坏力惊人,一只麻雀就足以撞毁降落时的飞机发动机。军用飞行器速度快,鸟撞危害更为严重,年至年间,文献记载的严重事故超过起,至少人遇难。 8月18日,央视播出了海军舰载航空兵某团副大队长袁伟,驾驶歼15战机起飞不到一分钟遭遇鸟群迎面撞击,左侧发动机突发火情。在塔台指挥员冷静果断指挥、僚机全程伴随提醒下,袁伟沉着应对,10分57秒接收指令50多条,完成操作上百次。成功满载、带弹着陆。今天,事发当时袁伟与塔台的通话录音曝光,让我们再从声音感受惊心动魄的10分57秒。 英雄本色 场站官兵和机务人员扑灭歼15舰载战斗机左发动机燃起的大火。王俊柯摄 摄像机镜头忠实记录那惊心动魄的时刻—— 起飞不到一分钟,鸟群撞向歼15战机,腾起浓烟和火焰。 此后,急促简短的报告声不断传出—— “我撞鸟了。” “左发漏油了。” “发动机起火了。” “高度上不去。” “起落架无法放下”…… 夏季的一天,在飞机满载油量、高度极低、超重着陆起火的凶险情况下,面对一系列叠加的险情,袁伟驾驶“飞鲨”战机,与塔台、僚机密切配合,多次零失误操作,依靠单发动机将带火的战鹰安全降落。 一个多月前的空中惊魂,早已归于平静。渤海湾某机场,战机的轰鸣声不时传来。在这支涌现出“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的英雄部队,战鹰一次又一次冲向海天之间。目送袁伟和战友们驾机起飞,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政委张中明语气坚定: “事实证明,我们是一支经得起摔打的部队!” 历险 “当时感觉整个飞机重重地撞了一下,机身咚咚咚地颤抖个不停!”回忆起那一幕,袁伟异常平静。回看当时的视频录像,氛围却是异常紧张。那天,袁伟驾驶着歼15战机刚离地不足百米开始转向时,突如其来的鸟群从左边飞扑而来,与袁伟的战机左发动机相撞。 “左发失火!” “左发失火!” 飞机座舱刺耳的自动报警声,通过无线电传到塔台指挥室。 “我撞鸟了!” 袁伟同时通报。飞过9种机型,取得航母飞行资质认证的特级飞行员袁伟,第一次遇见所有指示灯同时告警的特情。 准备驾机起飞的袁伟。邓露摄 塔台指挥室,大家心里明白:今天的训练课目,每架飞机加油数吨,且每架飞机挂载4枚导弹,一旦火苗引燃油箱,后果不堪设想。此时的战鹰,无异于一枚已经引燃、威力巨大的“定时炸弹”。 “保持好状态,改平坡度。” 塔台指挥员、该团副团长卢朝辉果断下令。 “关闭左发!” “左发停车!” 危急关头,袁伟迅速恢复冷静,接连作出判断。特情处置一切尽在电光火石之间,此时袁伟做出了决定——操作飞机开始小坡度右转上升。 “跳伞!赶紧跳伞!”这句话几乎憋在所有人的嗓子眼。 但袁伟却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把飞机带回去”。 转场训练开始前,袁伟和战友们已立下“生死状”——遇突发险情,必须避开城区,只能驾机冲向不远处的湖泊!此时,由于飞机刚起飞,速度和高度都不够,在发动机起火的情况下继续直飞向前,很可能升力不足直接坠机,而左边则是多米高的山峰,左转极有可能直接撞山。袁伟第一时间右转的操作,为后续处置赢取了机会。 在袁伟后间隔15秒起飞的僚机艾群驾驶战机跟了上来。 目睹了前机袁伟撞鸟的特情,艾群迅速占据袁伟座机侧后上方,实时监控受损战机状态、火势情况等第一手信息。袁伟对战机受损情况不明,如果贸然右发加力,造成受损发动机起火停车,战机将完全失去动力,后果不堪设想。“右发未见明显损伤,无起火拉烟。”这个关键的报告,袁伟在绝境中争取了宝贵的高度和速度,也让卢朝辉下定了决心:“检查右发温度状态,开加力!” 听到身后铁杆僚机的实时情况通报,袁伟深吸一口气,集中精力,改坡度、开加力,飞机缓缓上升,逐步控制住了飞机状态。飞机遭遇空中险情,通过提高速度、拉升高度获取处置的时间与空间是最基本原则。空中起火,以最短的时间着陆,是避开险情恶化的最有效手段。而此时,袁伟必须提高飞行速度、拉升高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危险系数也就越来越大。 战机左发尾后的白烟清晰可见。袁伟如同坐在丝丝冒火、点燃引信的“炸药包”上…… 抉择 驾驶起火的战机,袁伟开始异常紧张的心情慢慢恢复平静,他小心翼翼选择最佳的着陆方案。与此同时,地面塔台根据特情处置预案,一套航程最短、航时最短的安全着陆方案逐渐成型:实施正常着陆必须对准跑道! 因地形和战机性能限制,正呈低高度、小坡度向右转的战机,可以直接向前提速拉高来争取对准跑道的空间。这是对飞行员最稳妥的操作,即使失败,也有足够的时间和高度跳伞求生。但在这条航线的延长线上,却是人口密集的驻地市区。如有不测,就相当于把一枚定时炸弹空投闹市区。 “绝境中,是选择向前远飞,在近百万人头顶的天空中争取生存的高度与空间,还是选择继续向右飞行再觅“生路”? “调转航向,由南向北,对头着陆。” 卢朝辉脑海中飞速盘算过多种方案,最终下达了一连串指令。同时,卢朝辉命令艾群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