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啊》 趣味、励志、哲理 温暖、新奇、慈爱 …… 相信总有与你产生共鸣的存在! 第篇 撰稿 时光之眼 校对 巧巧 太空, 别称宇宙, 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瑞士日内瓦的国际航空联合会 定义了大气层与太空的界线: 以离地球海平面千米 (约62英里)的高度为分界线, 称为卡门线。 人类在太空进行了各种探索活动, 比如建造了空间站 供宇航员巡航和长期工作。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 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 对流层(海平面至10千米)、 平流层(10~40千米)、 中间层(40~80千米)、 热成层(电离层,80~千米) 和外大气层(电离层,千米以上)。 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 97%在平流层以下, 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 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最高限度。 某些高空火箭可进入中间层。 人造卫星的最低轨道在热成层内, 其空气密度为地球表面的1%。 在1.6万千米高度空气继续存在, 甚至在10万千米高度仍有空气粒子。 从严格的科学观点来说, 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而是逐渐融合的。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 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指出, 当前还不可能提出确切和持久的 科学标准来划分 外层空间和空气空间的界限。 近些年来, 趋向于以人造卫星离开地面的 最低高度(~)千米为 外层空间的最低极限界限。 56年前, 美国空军上校 JosephKittinger 自愿接受任务, 要在距离地球表面30米的 平流层高空尝试自由落体。 他成功落地并创造了纪录, 被称为“平流层跳伞之父”。 年的8月16日, 美国前空军上校乔·基廷格 搭氦气球来到距离地面米的高空: 看了一眼“美丽而充满敌意”的地球, 做了一次祷告, 然后纵身跳下, 创造了之后52年 无人可破的人类太空跳伞纪录。 太空跳伞和 任何一种跳伞都不一样。 距离地面多米的 太空是个什么样子? 去过那里的基廷格说: “很黑,很恐怖。” 去到那里只能待在太空舱里, 由氦气球牵引上升。 上升过程要3小时, 跳下来就快了, 但那会快得让人死掉。 据推算, 跳下35秒后, 人体自由落体的时速 就会达到公里, 突破音障, 也就是坠落速度快过音速, 跳伞者追上自己发出的声波, 造成巨大的震波, 一般只有超音速飞机才会制造出这种奇观。 Joseph的记录足足保持了52年, 直到一个叫Felix的奥地利男人出现。 Felix和Joseph “我现在回家”。 随着这句深情的的告白, 奥地利极限跳伞运动员 费利克斯·鲍姆加特纳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上空 米高空纵身跳下, 不仅使其成为人类史上 从太空跳向地球的第一人, 也开创了人类无助力飞行超音速的纪录。 年10月14日, 中欧时间17点31分, 一个巨大的气球 带着鲍姆加特纳乘坐的太空舱 从新墨西哥州的罗斯韦尔机场升空, 开始了这次不同寻常的旅行。 经过分钟飞行, 气球在米上下飘浮, 地面指令长基廷格在 19点48分发出指令“我们走”。 鲍姆加特纳随即开始 起跳前的各项准备。 20点03分, 舱门打开, 鲍姆加特纳说了句 “我现在回家”便纵身跃向地球。 自由落体4分19秒后, 他打开降落伞。 20点16分, 他在一片荒草地上平安着落。 他高举双臂, 告诉所有替他捏一把汗的人, “我回来了。” Felix突破了人类的极限, 创造了新的高度记录, 成为了世界上超音速自由落体的第一人。 Felix在距离地面高度的 米处自由落体。 这一高度是 普通民航客机飞行高度的5倍, 基本已经到达了太空边缘。 Felix自由落体的速度最快达到了 .64千米/小时, 换算一下, 也就是.12米/秒。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米/秒, Felix就相当于是 一架人形的超音速战斗机在冲向地球。 鲍姆加特纳着地后, 看上去身体良好。 他告诉奥地利媒体, 在升空时, 头盔上的护目调节器出了问题, 面罩结雾,严重阻碍视野, 他一度考虑请求返回。 但想到已准备了那么长时间, 曾多次推迟起跳, 今天不能因面罩结雾 这样的小问题而轻易返回。 在自由落体过程中, 他有90秒陷入“平旋”, 随身携带的摄像记录表明, 他还出现了“背朝下”的高危险情。 鲍姆加特纳说, 他起跳后每一秒都很清醒, 对是否超音速身体没有感觉, 他想调整姿势提速。 调整姿势时陷入“平旋”, 他意识到这很危险, 可能昏厥。 他可以打开急救伞摆脱危险, 但这意味着“失败”。 按平时训练, 他可在陷入“平旋”6秒钟后自救摆脱。 他想试一下, 最后获得了成功。 他起跳后的瞬间虽然短暂, 却是现年43岁的 鲍姆加特纳一生最辉煌的时刻。 据国际航空联合会专家透露, 他自由落体的时速达到.8公里, 相当于该区域音速的1.24倍, 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 无助力飞行超音速的人。 他同时创下了气球载人飞行 最高纪录和世界最高跳伞纪录。 平安落地后, 欧洲宇航局、美国宇航局、 奥地利总统菲舍尔及 世界各地的无数观众, 都向他表示祝贺。 Felix是一名极限运动爱好者, 为了这一跳, 他整整准备了五年。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年出生的Felix在自己的 童年时代常常梦到自己在空中飞翔, 从高空降落。 知世后的他便开始了他的追梦之路, 16岁开始涉足跳伞运动, 在年便与RedBull合作, 一发不可收拾。 年开始, Felix开始了与世界纪录的厮杀, 他惊世骇俗的一跳, 是从当时世界第一高大楼 吉隆坡石油双塔(塔高米)上跳下。 令人惊讶的不仅仅是刷新了 定点跳伞的最高纪录, 而是这一跳是非法的。 Felix不得不伪装成办公室白领, 将跳伞包藏在公文包中,登上楼顶, 在成功着陆后, 一路小跑上了出租车逃离现场。 在打破最高定点跳伞的纪录后, Felix又将目光瞄向了最低纪录, 他并打算将此纪录蒙上争议—— 从巴西里约的基督像(29米)上跳下。 年, Felix不在执迷于单纯的跳伞, 而是要追逐童年不断出现的梦境。 “BornToFly”, 不仅是手臂上的一个纹身, 当然也是他毕生的梦想。 Felix从米的高空一跃而下, 不凭借任何动力, 飞跃了34km,历时6分22秒, 成为飞跃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位人类。 Felix并没有止步, 在台北大厦建成后, 成为了世界最高建筑, Felix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于是他再次复制之前的非法之举, 打破自己的最高定点跳伞的世界纪录。 Felix要完成这个极限项目, 他必须接受专业的训练。 当时只有一个人具备这样的资格, 那就是退役的美国空军上校 JosephKittinger。 Felix开始了紧张的 身心强化训练和太空模拟训练, 而另一方面, 如何把Felix送上太空将是这件事的难点。 一个饮料公司为此投入了两千多万美金, 这个计划被命名为红牛同温层计划。 一个由20个工程师和 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开始进行研发, ArtThompson 是该项目的总负责人。 Art过往一直在NASA研究火箭和 美军隐形轰炸机, 经过大量的分析, 他们最后决定用年的方法, 通过超级飞行气球 携带太空舱把Felix送上太空。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气球,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载人飞行气球。 气球在发射时会填充氦气, 这时的高度会达到50层楼高。 在上升过程中会持续填充氦气, 直到这个气球直径 达到一个足球场这么大。 面积大、材料薄、自重轻, 是这个特制气球的最大特点。 由此带来的一个最大弱点就是“怕风”, 尤其是离地米以内。 一旦随风起舞的沙粒等杂物撕破气球, 急救降落伞未及时打开, 太空舱就会坠地。 为防止气球受损, 对升空现场有严格要求。 如气球不能直接在水泥或沥青地面上展开, 必须垫放无尘工业塑料布。 工作人员必须戴全棉手套, 身上不能有任何硬物件。 升空前的准备约需8小时, 其中充气需要1小时。 充气后, 气球将以每分钟多米的速度携带 约1.4吨重的太空舱和其他设备升空。 随着空气越来越稀薄, 气球越升越慢。 当大气中的空气与 气球内的空气一样稀薄时, 气球会时升时降。 这时, 跳伞员将打开太空舱跳出。 他起跳15分钟后, 气球同太空舱会自动分离, 太空舱会借助降落伞回到地面, 气球也会在自动排空氦气后堕落地面。 受气球特点的影响, 这次“太空跳”对天气的要求很高, 只能在地面无风、空中无云、 视线清晰的地区进行, 地面风速不能超过每小时6.5公里。 将Felix送到太空已经非常困难, 但让Felix在那个环境活下来更难, 在高于阿姆斯特朗界线*时, 会出现血液蒸发的现象。 这时会从毛孔渗出液体, 身体会膨胀到原来的2倍, 就想恐怖电影里一样…… *注:阿姆斯特朗界线,通常指在高海拔18,-19,米以上,由于气压非常低,水的沸点会降低,降低到人体的正常温度37℃沸腾。它得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美国空军航天医学系哈里.乔治.阿姆斯特朗。 在年, 来自新泽西的特技跳伞员 NickPiantineda, 在1.7万米(还未达到阿姆斯特朗界线) 的高空, 因为头盔面罩故障, Nick刚喊出“紧急”两个字就没有了声音。 工作人员迅医院, 但因为严重脑损伤, 在四个月后死去。 所以团队为Felix制作了 一件航天服去应对那样的环境, 年Joseph太空跳伞穿的 航天服也是这个制作厂家做的。 这件航天服是纯手工制作的, 说它是超级艺术品毫不为过, 制作精密程度要考究到一针一线。 Felix除了需要面对这些危险的环境, 他还需要克服一个最大的敌人——恐惧。 Felix说: “当你处在一个空间, 那里远离任何东西, 任何医疗,任何帮助, 你必须一个人去面对这一切,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Joseph需要训练Felix克服心中的恐惧, 航天服虽然能帮助Felix在太空中活下来, 但里面充满了空气,行动非常不方便。 Felix从来没穿过航天服进行跳伞, 内心对此非常抗拒, 他们只有通过让Felix 穿上航天服进行反复的训练, 从而提升Felix的信心。 与此同时, 研发团队们完成了 太空舱和相关设备的制作。 在年末, 项目团队将进行太空舱和航天服的 模拟太空实验。 可就在实验前的一个星期, 项目负责人Art接到了Felix的电话, 电话里Felix带着哭腔, 说他正在去机场, 他要退出。 这个消息无疑震惊了所有人! 这次使用的太空舱在 美国加利福尼亚生产, 构造分3层: 最内层是压力舱,内径2米, 有89个开关和按键, 其中相当部分是为紧急情况设计的。 在跳伞员升空时, 舱内将保持0.5个左右的大气压力, 舱内还有供氧和供热系统; 外面是保护层, 起到保温和保护的作用; 最外面是个鸟笼状的挂架, 以便将太空舱挂在 气球下并安装摄像头等设备。 仔细询问下才明白, 原来在过去长期的训练中, 经常穿着狭小紧密的航天服让Felix患上了 幽闭恐惧症。 这种症状在受训的宇航员中并不少见, 但他们都是会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 Felix把对航天服的排斥掩藏在心底, 直到那天终于爆发出来。 Felix回忆说: “那天我哭得像个孩子。 我穿着航天服可以忍1个小时, 但那天的试验需要持续至少6个小时, 于是我消失了。” Felix的航天服是对原有航天服进行了改进, 增强了生命保障和维持系统的功能。 由专门生产航天服和 抗荷服的美国克拉克公司生产。 3.6公斤重的头盔带有通话和供热系统, 可以提供多种来源的纯氧。 起跳前, 可以提供飞行舱搭载的液氧; 起跳及下落过程中, 可以通过自带的一对氧气瓶供氧, 供氧量为10分钟。 航天服的重量为12.7公斤, 起跳前, 要保持航天服内约0.24个大气压力, 用既可防火又可防极端寒冷的材料生产, 必须经受超音速和零下70摄氏度的严寒。 太空舱升空时的记录显示, 在多米高空时, 温度达到零下67.8摄氏度。 离开太空舱后, 这套生命维持系统是 跳伞员进入低层大气前的唯一保护。 为了确保鲍姆加特纳能以 最佳姿势进入自由落体状态, 穿越地球高层大气, 工程师在航天服背部 增加了两个固定“飞翼”, 以便在高层大气中保护他。 鲍姆加特纳起跳后, 能摆脱“平旋”险境, 也许就有“飞翼”的功劳。 迫不得已, Art只能找了一个 专业飞行员进行设备的测试, 设备通过了所有的测试和审批, 现在就差Felix了。 Felix渴望能达到那个高度, 去突破自己极限, 而且他的时间不多了。 公司为他找来了运动心理去开导他, 希望缓解他的症状。 Felix自己做了大量的潜水训练, 因为它和穿着宇航服的感觉很像。 直到年9月, Felix终于回去面对整个团队和宇航服。 他穿着宇航服通过了5个小时的试验, 大家既感动又惊讶。 一切准备就绪, 剩下的就是一跳。 年10月9日, 这一次挑战却因为中途风速太大, 中止了任务。 为此, 团队损坏了两个超级气球中的一个, 不得不等待6天后, 再次启程。 这一次, 团队按着计划顺利进行。 “看,它飞起来了。” 随着气球携带着太空舱飞向天空, 大家欢呼起来。 对于Felix来说, 一切才刚刚开始, 因为接下来的事情 他都必须一个人去面对。 一切都变得很安静, 时间也变得很慢。 随着太空舱的上升, 地平线慢慢从直线变成弧形, 再到看到整个地球。 就在太空舱上升了1个多小时后, Felix突然发现头盔面罩起了一层雾。 头盔本身具有自动加热功能, 不应该会出现雾气。 这让他想到了年 发生在Nick身上的悲剧。 此时, Felix和工作人员几乎决定终止任务。 Art随后提出了一个方案可以作为选择, 将航天服的电源从 太空舱断开然后重新连接, 但这个过程会使Felix失去和地面的联系。 Felix选择了重启电源, 很幸运头盔面罩恢复了加热, 雾气消失了。 经过2个半小时后, Felix到达了指定高度。 确认一切正常后, Felix打开了太空舱, 他站到了门口的台阶上, 松开了系紧带。 “Ourgodnesswilltakecareofyou.” 随着Joseph通过无线电对他说到。 Felix张开双手, 跳出了他的“信仰之跃”。 Felix回到地球后非常激动, 他说他要拥抱这里的一切。 “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经常做同一个梦, 长大后我每个月还是会梦到2、3次: 我走到了街上, 然后我跑着跑着就飞起来了。 我和朋友们提到这个, 他们总觉得我故弄玄虚, 我就跟他们说, 你们等着瞧。 我在空中可以前空翻、后空翻, 还可以旋转,做任何我想做的动作。” 回到地面后的几分钟, 我立刻跟他们说: “瞧,我告诉过你们我会飞吧。” 《太空惊险跳》 时长1;28;19 是对Felix这一历史事件的全程记录!(*部分素材采于网络,如侵权,知会即删) 观影请移步以下链接: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kang625.com/jsyl/253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