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1月9日,运动相机厂商GoPro正式宣布,在全球裁减个工作岗位,同时彻底退出无人机市场。昔日运动相机巨头为何走向衰落之路?内容集成转型思路为何难以取得成效?GoPro突围困境之路究竟在何方?央广《王冠红人馆》为您深度解析昔日运动相机巨头GoPro走向没落的来龙去脉。
图为GoPro运动相机
一、聚焦--运动相机制造商GoPro失宠,频繁裁员引
年才刚开始,运动相机制造商GoPro就接连爆出重磅消息:宣布裁员20%;退出无人机市场;Hero5、Hero6系列产品将各自降价美元;GoPro正在接洽摩根大通寻求出售。这一系列的的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社会高度。
当地时间1月8日,运动相机制造商GoPro公布了年四季度财务报告,称为缓解公司资金压力,选择裁员20%,并放弃无人机业务,Karma无人机将会是其最后一款无人机产品。同时,GoPro最新的Hero6相机价格也由之前的美元下调至美元。
GoPro在
Karma无人机
数据显示,GoPro去年四季度营收预计在3.4亿美元,而这一预测远低于之前制定的4.6亿-4.8亿美元的营收目标。GoPro对于裁员和停止销售Karma无人机给出的解释是,考虑到了未来的监管环境和激烈竞争。受此消息影响,GoPro的股价一度大跌33%,达到创纪录的5.04美元。
事实上,这并不是GoPro进行的首次裁员。年1月,GoPro裁员7%;年12月,裁员15%,GoPro当时的主席也未能幸免;年3月,GoPro再度裁员人。
而在股价方面,GoPro年上市之初,股价一直高涨不断,最辉煌的时候达到近美元,但在年下半年,股价一路狂跌超过80%,一度面临被集体诉讼的危险。
GoPro的股价自年上市后,一度升至历史高位,但近年一直在低位沉浮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GoPro的财报发出后不久,有消息称,GoPro已经聘请摩根大通帮助出售公司。GoPro首席执行官尼古拉斯·伍德曼说,公司对被收购持开放态度。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0日援引伍德曼的话报道:如果有机会由更大的母公司并购GoPro,可能帮助我们拓展业务,为我们的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收益,绝对好过我们作为独立企业单打独斗。
二、解析--优势下降,GoPro困难重重难敌对手
GoPro的崛起之路
GoPro是美国运动相机厂商,创始人兼发明者是尼克·伍德曼(NickWoodman)。尼克·伍德曼创造GoPro,只是因为年到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旅游时想记录自己冲浪过程。
尼克·伍德曼
起步之初的GoPro是一家普通的美国硬件公司,专事生产小型运动相机。最初的相机原型是伍德曼用母亲的缝纫机和一把电钻捣鼓出来的。之后,GoPro的相机被冲浪、滑雪、极限自行车及跳伞等极限运动团体广泛运用,GoPro也几乎成为极限运动专用相机的代名词。
此外,GoPro从年开始出售高清(HD)设备,已经累计卖出万台(其中单年就售出万台),GoPro在超过个国家的00+店铺出售(直销占一半)。NPD数据显示,GoPro的摄像机在美国市场的额份额从年的11%快速上升到年的45%。
在视频处理与分享方面,GoPro开发了GoProStudio,截止年3月31日,累计下载万次,且在年第一个季度,用户日均使用GoProStudio生成个视频。年,GoPro用户向Youtube上传了大约相当于2.8年时长的视频(只计算标题打着GoPro标签的)。年1季度,Youtube每天上传的视频中有约条带着GoPro标签,这些视频对应着10亿次和万小时的观看。
GoProStudio
盈利方面,年之前,公司所有的收入来自硬件销售,但年1季度,公司与微软合作,在XBOX开设GoPro频道,试图吸引广告和第三方赞助来获得新的收入源。
年2月6日,运动相机厂商GoPro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GoPro第四季营收为6.34亿美元,同比增长75%;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美元,同比增长%。
GoPro第四季营股价情况
年3月,GoPro宣布将以总价1.0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两家移动视频编辑应用Replay和Splice。上述两笔交易占据了GoPro现金储备的大约22%。
辉煌不再,GoPro陷入窘境并非偶然
作为美国知名运动相机厂商,GoPro曾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被众多摄影爱好者青睐,然而如今却落得频繁裁员的窘迫境地,技术简单、价格较高且公司经营管理不善是主因,这导致GoPro在风起云涌的相机之战中渐渐失去竞争力。
技术简单、竞争者多:Gopro运动相机的技术较为简单,即为相机做防水密封(类似行车记录仪),所以缺乏技术壁垒。这就导致大批竞争者不断涌入,对其造成一定冲击。
Gopro运动相机Hero4
显然,靠简单模式创新、创业的企业,先发存在优势,但是在大资本、强研发的大企业面前,可能不堪一击,甚至一群模仿者就能很快吃掉先发优势。技术壁垒和不断创新恐怕才是企业长久生存的根本。
价格高,竞争力下降:《北京商报》在1月10日的报道《腹背受敌GoPro失宠》中提到:目前为止,运动相机市场上的消费产品接近数百款,其中相当一部分产品来自于传统厂商索尼、尼康等,随后宝丽来也悄然加入,类似的厂商还包括松下、佳明及JVC等,比较知名的产品包括索尼的HDR系列,这些产品在性能上均不输GoPro,但价格仍旧高达近人民币。如果说传统大厂对GoPro的冲击还有价格进行阻挡,那么新兴厂商的后发制人则更令GoPro崩溃。以小蚁运动相机为代表的新兴品牌最大的亮点就是低价格高性能,悬殊较大的价格直接截断了GoPro对入门级用户的培育之路。
的确如此。尽管GoPro最新的Hero6相机价格由之前的美元下调至美元,但在中国如日中天的同类产品小蚁相机定价仅为人民币。山狗相机为-元。而中国无人机品牌大疆的御系列无人机远超GoPro,价格更比GoPro便宜超过25%。
事实上,今天整个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类似腾讯模式,自带海量用户,比较快地开发出同类型产品,性能可靠且成本更低。有这样强势的竞争对手,GoPro确实不存在竞争优势。
公司研发能力不强:GoPro早期的技术优势正在慢慢消失,创新力也愈发疲软。在上市后的一整年时间里,GoPro都没有推出一款真正的技术设备。进军内容市场、研发无人机都没有取得明显成果。显然,公司在研发能力上存在明显短板。
公司结构变得冗杂,效率低下:尼克·伍德曼在创立GoPro过程中,将其定位为一家硬件、内容生产双开发的公司。上市之后,他就拿出大笔资金来支持内容生产业务,当时员工的数量从人一下猛增到人,这也成为GoPro日后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公司结构变得冗杂且办事效率低下。
三、思考--突破瓶颈,加强创新
GoPro发展遇瓶颈,转型之路艰难
从目前情况来看,GoPro运动相机应用大多包括跳伞、滑雪、攀岩等领域,仅覆盖大约5%的人群,这些极限运动令大多数普通人望而却步。可以说,现在的GoPro运动相机应用场景窄且频次低,市场过于狭窄。
此外,年,GoPro设计出自有的编辑软件Quik与Splice,并开发独特的社交网络,意图通过GoPro用户社区所产生的大量视频资源来实现盈利。即用户用GoPro拍好视频之后,用其自带软件剪辑好,发到社交网络上,通过产生的流量来变现。
GoPro设计出自有的编辑软件Quik与Splice
但正如《北京商报》在1月10日的报道《腹背受敌GoPro失宠》中所说:身兼运动高手与拍摄、剪辑高手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在少数人中拔少数难度可想而知。而在内容编辑方面,微软、苹果、Adobe等一系列软件公司都成为了GoPro的对手,这些投入了数十年研发的竞争对手并非GoPro一朝一夕能够撼动。显然,GoPro此番并非明智之举。
强化创新意识,开发潜在市场
当今商业创新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具有先发优势,但多数时候很简单,容易被复制且无法申请专利,特别是面对一些资本雄厚、研发能力强的大企业,小企业积累了数十年的用户可能一夜之间流失,公司技术人员也可能被快速挖走。所以走模式创新道路的企业需要非常小心,要不断深入挖掘自身的创新动能。而对于走技术创新道路的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拥有非常强的壁垒,其它企业很难能够在短时间内超越。但是技术创新本身是需要积累的,非一日之功,这时候足够的耐心以及充足的资金支撑就格外重要。
对于GoPro来说,未来无论是走模式创新还是技术创新之路,都要稳扎稳打,在内容、运营、技术开发等方面独具匠心,才能有希望从目前困境中突围出来。
此外,运动相机能够应用的领域其实很广,包括建筑、医学、警察、航天等都是潜在的市场。比如欧洲的DriftGhost-S运动相机在年10月通过NASA严格测试,搭载天鹅座飞船上了太空,成为全球首款送上太空的运动相机。而精度、存储容量、上传速度兼备的GoPro也大可不必拘泥于单一的运动领域,开发潜在市场很重要。
DriftGhost-S运动相机成为全球首款送上太空的运动相机
四、总结
作为昔日运动相机巨头,GoPro走向衰落令大家惋惜不已,同时也带给大家无限思考。一方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唯有树立创新意识,独具匠心,才能做大做强,赢得人心;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能够对于模仿者拉开足够的距离,保证自己不竭的创新动力。而从硬件到模式,是否有都能够不断的引领趋势的判断力?要成为一家立于不败的企业的确要有足够的危机感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央广《王冠红人馆》节目和微信公号。
央广《王冠红人馆》舆情课题组宋佳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kang625.com/jsyl/263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