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李宗仁 53,不死!不死!不死!不死的精神在这一代少年身上扎下了根54,立志立志当空军,保卫属于自己的蓝天 55,毒气日军对中国军民使用的日制九三式持久性毒气罐。56,哥哥父亲被日军杀死,哥哥抱着弟弟。无话可说,潸然泪下。57,猛张飞——张灵甫关中将士中的抗日救国的民族英雄中,我们不能不提的一位黄埔精英,就是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被视为“常胜将军”的张灵甫。张秀甫的绝笔家信——家书曰:“此次对日之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难卜。家人当认我已死,绝勿似我尚生。予果死,堂上双亲,请兄奉养;膝下诸子,望兄抚教;” 58,渡江中国士兵用土制的帆布筏子携带着点30口径的机关枪渡江。59,孙将军(年1月17日SC) 中国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将军和他的贴身警卫坐在小船上,由当地土著船夫撑船渡过缅甸的瑞丽江(位于中缅边境),他们注视着日军占领的对岸的南坎,这个小镇现在已经落入中国军队的手中。IBT-45-美军通信兵照片美国国防部公共信息部准予公开译者注:年8月,密支那战役结束后,驻印军在密支那休整了很长时间,由于在密支那作战的驻印军第14师、第30师和第50师在战斗中损失很大。新一军新38师就成为了驻印军先头部队,沿着八莫-南坎攻击前进。年1月27日,新38师在中缅边境九谷与在云南的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 60,驼峰路线的经典瞬间。 抗战时期,中国是相当落后的农业国,战争急需的重要物资都靠进口。侵华日军看中要害,掐断了中国从海上到陆地的每一条国际交通线。无奈之下,1942年5月,由美军陆军航空兵空运部队与中国民航共同开辟了一条空中补给线,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经过缅甸到中国昆明、重庆。这条航线,沿途要飞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山峰,运输机载重时仅可飞到3500米,达不到必需高度,只能在峡谷中穿行,飞行路段路线起伏,驼峰航线由此得名。 作为支援中国战场的一条“空中生命线”,驼峰航线的开辟密切了中、美两国的战略协同和相互支援,为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2年至1945年,1000多架运输机依靠这条航线突破日本的封锁,向中国战场运送了大批人员和物资。 61,杨靖宇将军 年初,在金川马皮骨山的一次战斗中,杨靖宇的部队伤亡极大。当时,他身边只剩下十几名战士,饥饿、寒冷、疲劳,还要应付从四面包围上来的敌人。杨靖宇率部与敌周旋,一连奋战五昼夜。最后身边的两名警卫战士也牺牲了。2月23日,他来到吉林濛江县保安村西南三道崴子,已经是精疲力竭。下午4时,杨靖宇被跟踪上来的多名敌人包围在一个高地上,敌我相隔仅50米,绝不投降,他双手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了20多个敌人。4时30分,杨靖宇胸中三枪,手中一枪,仰面壮烈殉国,年仅35岁。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图为日军展示杨靖宇将军的遗体。 62,夜色中的破袭战(44年) 这张题为《切断敌人供给线》的照片,长年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兵力主要集中在铁路沿线和大中城市,敌后军民的破袭战,就是抓住敌人要害,切断其运输供给线,打破敌人“以战养战”的封锁。据记载,1941年到1945年,仅晋察冀边区群众破袭敌人公路就累计3.7万多公里。 63,遣返。 抗战胜利后,大批日本人被遣返回国。 图为被遣返回国的日本国民等待登船。 中国军官检查被遣返日本人服装寻找违禁品。 作者简介:李傲文 知乎ID:李傲文 -END- 整理:万能的大叔 本文由万能的大叔整理出品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