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随机漫步的傻瓜的30岁所感

发布时间:2022-5-29 16:15:52   点击数:

30岁,回家的飞机上敲下一些所思所想。

图片和视频大都记录肉体状态,文字可以记录精神状态。

为什么要记录呢,主要是想让日后的自己看到这一刻的我的精神状态。

0

30岁,最大感悟是对一些简单道理的进一步理解。

有的简单的道理我可能从识字起就“听过”,十多岁的光景也对很多道理“知道”,二十多岁的时候以为“明白”。

可是直到近些年我才感觉逐步对于很多道理有了入门的理解。

对越来越多事物都有更多的敬畏之心,

1

29-30这一年做了挺多事情,并且有的很难很难,事情难的同时心态也在备受煎熬。

几天前同学聚会,我感慨这一年太难了,老友说看不出来啊你。哈哈,我可能确实善于隐藏内心的痛,亦或是我在老友面前的时候总是切换成了开心的模式。

“创业不是人干的”“企业家的心胸是被委屈撑大的”“每一天都像是在天堂和地狱间切换”“就像在一架坠落的飞机上,你需要在被飞机甩出去的时候学会跳伞”……——所有读过商业传记里的磨难好似一个都不能少。即使我自己经历并写下这些话,但是我估计等我老了的时候我自己都没办法想象当时的感受,希望能都付笑谈中。

2

几年前我遇到一位初创企业创始人,询问我如何能更快的学习理解商业。我推荐了一个经典的入门课程,结果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这位创始人学的过程如同囫囵吞枣一般,当时我还心想可能别人就是更聪明理解能力更快吧。

结果在后面几年的我的观察中,我始终没见到这位创始人展现出能与企业成长速度一致的可能性。

即使他是一位牛人,在他的专业领域达到了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度,也并没有在不擅长的领域愿意沉下心来认真琢磨明白一些基础的规律。

3

欲望是无限的。

这几个字是简单的,但是当身处其中被欲望推动不知不觉向前的时候,回望时会有一阵恍惚。

知道道理和切身感受差距太大了。

其实我们应该时常冷静下来,调整一下自己,不要被过多的压力和自己无限的欲望所奴役。也不要一直以为总会处于上升期而忽略了人生是有起伏的,就算我们站在上帝视角俯瞰人类社会的发展,远远看到一个上升越来越快的曲线,但是如果细看的话历史是螺旋上升的。

作为个体而言很难避免在自己最年富力强的时候遇到行业的拐点以及一个相对长期的下滑和停滞。

4

我发现人们的归因能力都是很差的,其实这是很致命的问题。

所以我总是提醒自己,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就没办法解决真正的问题。

再从更本质的方面去看看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真的是本质的原因吗?

5

认识自己的内心随着年岁增长愈发重要。

人是非常的非理性,对自己的认知也有很大的偏差。逐渐熟悉了解自己的在各个维度的认知偏差,有个内心的纠错机制是对我们普通人很重要的。

我们做的一切的努力其实只是为了实现自己也少有察觉的埋藏内心的“欲望”。

这些不被察觉的欲望让人形成了各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

6

我是一个很少羡慕和嫉妒人的人,好像我从小几乎想要的什么都有了,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我都从未匮乏,可能从心理上这样长大的小孩都会有较强的安全感,从不会去计较和羡慕其他人。

我唯一羡慕的就是青春年少时候的自己,或者说是拥有青春年少时光的所有人,所以我朋友圈的封面是大四一次足球赛我进球后跳起来的瞬间。我太羡慕灿烂发光的日子了。

再细致点说我羡慕这个世界上所有处于真情实感包围中的人们,随着岁数增加,每当看到他人幸福或者感动的瞬间,我也会有相同的感受,我非常羡慕能够遇到最真挚的情感的人,Lifeisnotmeasuredbythenumberofbreathswetake,butbythemomentsthattakeourbreathaway.生命由你最动容最激动最幸福最顿悟最舒服的时光决定着。

7

同学聚会,大家都处于还房贷、结婚、生子的阶段。

能体会到中年人的一些低气压,毕竟我们大都是到大城市奋斗的第一代,开疆扩土的阶段都是相对最艰难的;也能明显感受到好友们被现实锉去的锐角....我们原来可都是想干翻这个世界的暴脾气....

但是,与现实和解确实是一个方式,好像也是我惯用的伎俩。

30岁这天专门又看了一遍乔丹入选名人堂的发言,(好像我特别喜欢研究他人传记和他人的言行)乔帮主和科比这类人极强的好胜心塑造了他们,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讲时刻保持好胜心真的很累的。

8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还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20-30岁的这十年,我都在寻找这样的使命,这个使命的寻找还在持续。并且每次当我站在一个分叉的路口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我都是选择了更具冒险的路径。我始终怀有好奇心,始终想更多探索我能做些什么。这十年来几乎所有的决定我都没有后悔过。

为什么用几乎这个词呢,因为在写的时候我确实想不起有什么让我后悔的事情。或许可能是对于选择错的事情我趋向于忘记。

9

这一年冥想做的更多了,我也发现我脑力还是保持着年轻的状态的,我几乎能记住所有想记住的(杂)事情,包括我的所有一周后的日程安排。

但是痛苦也是来自于这里,我把所有事情都记在脑中,让我时时刻刻处于紧张状态。我是一个太不会放松的人了,可以说我几乎没有特别松弛的状态,除了运动的时候,睡眠都无法让我放松。

我很多时候都很羡慕做事情丢三落四、经常迟到、什么都记不住的蠢人。就像生活在是他们的保姆一样,他们可以天真无知的让大脑一直松弛。我觉得我肯定比这样的人早死。

10

这些年我依然做着无比恐怖的梦,梦见自己回到高三开始了复读的日子。

可笑,我都三十岁了,在梦里我却始终停在了18岁。

这样的梦恐怖在于,醒来我会眩晕一阵,现实和梦境在醒来的时刻是分辨不出的。

大概10s以后,我意识到现在的我才是现实的时候,我都会有劫后余生的感受。真实到心疼。

什么时候我才能解救永远困在18岁的梦境里的自己。或者,

什么时候我能分清现在是现实还是我以为的梦境是现实。

11

我们的信念充满着迷信,过了30岁的我已经感受到了蛛丝马迹,18岁的我可能是不信邪的巅峰,这几年在缓缓走下坡路。

还是要信邪啊,“为什么不ban猛犸?”

12

我其实一直以为自己是知道人性的阴暗面的。

“以为”这个词是这句话的关键。总感觉是知道一点点,但是内心里总是抗拒去看下去,就像一些血腥的场面过于露骨的时候,我意识到那里会出现,我就会扭过头不去看。

但是现实是没办法回避的。我的内心还是在处于进化生物学家所谓的“neoteny”,喜欢用“真”打败“假”。到现在我也不习惯“假”的东西。我也希望能保持内心的一些“纯真”一直这么“真”下去。

如果有的选,80岁时候也想当个老顽童。

13

《百岁人生》让我重新审视我人生的一些选择。额外的一点点好处也改善了一些我的投资策略,也有了20倍的回报的记录。不过相比较赚的一点钱,这本书直接让我从目光短浅的当下视角直接用直升机带我上了云霄。

如果我们考虑问题是从我们可能此生能活百岁的大尺度视角来看当下,很多问题便不是问题。

就像詹姆斯卡斯的晦涩读物《无限的游戏》里讲的一样,这世上有两种游戏,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

身处无限游戏中时候,更重要的是你要时刻意识到进入到了一个短期胜利是没什么卵用的无限游戏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更换策略。

14

“20岁的你会如何评价此时30岁的你?”

如果让10岁的我评价,肯定是远不能及格的。

如果让20岁的我评价,我想我能打90分了。

那么“80岁的你会如何评价现在的你?”

(20岁时思考人生)

15

我非常享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如果说未来十年我有什么除了身心健康外对自己的要求的话,可能是和老友多聚的同时多结交新的朋友。

我是一个极端的人,矛盾的综合体,“爱群居,也爱独处”。

不知道怎么脑海里突然有我最喜欢的文章《记承天寺夜游》忍不住copy过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

自己能力和欲望相匹配的好的话就能感受到幸福。

可能我高中写作文也能假装写一些这样看似人生感悟的道理,但是最近的感受是察觉到这个能力有用的一个先决条件——不受他人影响的一种泰然自若的定力。

这个定力是天生的。决定了你究竟是麻痹自己心妒忌的小火苗的“幸福”,还是真正安之若素的“幸福”。

17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整个教育体系中,都特别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kang625.com/lmts/252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