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蒲公英,不被人们熟知的抗战中

发布时间:2024/8/11 18:00:52   点击数:

导读:你知道吗,抗日战争期我国竟然也有空降部队,他们几乎不被人们熟知。

中国空降部队是当时国军在抗战后期建立且存在感不高的兵种,几乎不被大众熟知,本文就来给大家讲一讲中国第一批空降部队。

说起二战时期空降作战,很多人会想起著名空降部队和战役,比如美军空降师伞降诺曼底,独自坚守巴斯托涅小镇,比如德军第7空降师,发动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空降作战,被盟军称为“绿色恶魔“,还有盟军著名市场花园行动里也有空降兵()。

苏联在二战也有少量伞降作战。在对日作战中,红军空降兵空降沈阳机场,截停溥仪准备起飞逃亡日本专机。

就连日本也有空降部队。由于日本一直对空降战术不重视,以及呆板单一训练方式,导致日本空降兵是只会跳伞的步兵,不具备灵活空降兵战术。

日本空降兵部队是在德国人帮助下建立,连他们德国教官也表示,这是我见过最糟糕的空降兵。

在太平洋战场,皇军表现果然没有让德国教官失望。在冲绳岛战役中,美军面对日本空降兵只是在跳伞后一落地就开始万岁冲锋的傻兵。由此可见,伞兵部队建立需要国家经济实力不太弱,以及先进军事思想。

对于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来说,组建空降部队可谓是困难重重,这里就要不得不提起一位中国远征军外籍军官。

年,缅甸仰光被日军攻占后,一位叫史典华澳洲军官带领手下多人投靠中国远征军第5军军长杜聿明。

杜聿明将他们归入第5军特务营,并授予石典华陆军少校军衔。这样史典华成为一名外籍军官,投入抗战。此前他曾在香港沦陷后组织游击队,对抗日军。

年7月,美军在云南昆明周边建造几座军用机场,史典华发现如果没有空降兵,将很难抵挡日军地面部队来犯。

这些机场建在昆明周边群山之间,分散均匀,因此拥有一支快速机动空降部队,可以快速保卫机场。

于是他拟定一份组建空降兵部队计划书,分别交给杜聿明和陈纳德,这二人将此计划书稍作修改后上交给老蒋头,老蒋头和各级军官十分看好此计划。

然而看似一切顺利之时,有人从中作梗,公然反对空降兵部队组建计划,这个人就是中缅印战区盟军总参谋长史迪威。

史迪威给出反对理由是空降战术尚未成熟,即便是在欧洲战场,美国空降部队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他认为中国军队根本没有必要培养空降部队。

老蒋头虽于10月22日批准该计划书,但史迪威却不配合。由于没有美军配合,当时中国空降部队虽正式成立,但无装备,也无空降教官,更没有多余运输机做载具。

为解决这些问题,史典华和陈纳德四处游走,东拼西凑,凑齐空降兵所需装备,杜聿明负责兵源问题。

因为需要空降敌后作战,杜聿明从第5军挑出具有丰富作战经验基层军官和士官领导空降兵新兵。

为了提升部队单兵素质,新兵基本招募青年学生。有别于其他国家空降兵军营,当时中国空降兵军营更像是一所学校,就这样,中国第一支空降部队诞生。

年1月1日,中国第一支空降部队,伞兵第一团在昆明岗头村成立。伞兵团隶属于第5军战斗序列,对外代号“鸿翔部队”,司令官为李汉萍。

伞兵团一直以这样“名不副实”状态一直持续到年2月,美军战略作战局视察云南昆明时才有所改变。

此后,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开始支援中国空降兵建设,一时间,大量武器装备和训练器材被运往昆明,并接受美国教官训练。

说到武器装备,中国空降兵和美国空降兵几乎一模一样,配备汤姆逊冲锋枪、M1加兰德步枪、M1卡宾枪、迫击炮、M2手榴弹、火箭筒等。

伞兵团成为当时国内军队中装备最好精锐部队。同年7月,伞兵团完成最后伞降训练,日本虽然在当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但伞兵团依旧在第一时间投入战场。

抗战末期,日军为了巩固华北占领区,大量抽调南方师团北上,国军即在广西、广东、湖南三省进行顺势反攻。

这时空降兵深入纵深,夺取重要军事据点优势显示出来。7月8日,伞兵团出击三次,在抗战最后一个月积攒了大量实战经验。

年7月12日凌晨3点,十架C-47运输机载着名伞兵从昆明出发,向着早晨8点的太阳空降于广东开平县苍城镇境内。

中国伞兵第一次实战空降除一人落入池塘外,其余人全部安全着落。由于第一时间空降场内并没有日军,伞兵迅速集结并进入镇内。

当日军得知中国竟然有空降兵后,大为吃惊,并迅速组织围剿。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他们向广东方向进发,并攻到广东80公里外新会县。

7月底,又向西北方向罗定县挺进。

8月3日,在德庆县南江口摧毁日军重要补给口岸,迟滞了向东撤向广州日军部队。伞兵部队以游击战方式一直同日军周旋至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7月15日,另一支伞兵支队乘运输机降落竹单附近一个日军军用机场。飞机刚降落,名伞兵立即下机占领军用机场,在坚守机场数周后与突入的陆军部队成功会师。在这场战斗中,中国空降部队伤亡48人,日军阵亡人。

随着国军在年春季对华南反攻,名伞兵作为第三支队空降至湖南衡阳日占区,并与当地游击队合作,牵制大量日军兵力,减轻正面反攻中国部队压力,充分证明这支“战场上的蒲公英”作战能力。

伞兵团在解放战争结束后,留在大陆。

文章结束,谢谢观看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kang625.com/lmts/265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