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于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南侧的跳伞塔,是济南当年开展国防体育的一个地标性建筑。自年建成投用以来,它承载了许多跳伞爱好者的难忘记忆。在济南市档案局(馆)与本报联合发起济南老票证征集活动中,67岁的石轮老人将他珍藏半个多世纪的跳伞证无偿捐献出来。这个小小的证件背后,见证了他难忘的青春故事。 跳伞证记录了石轮先生当年的每一次跳伞成绩跳伞运动当年曾风靡一时 16日,记者和济南市档案局(馆)工作人员来到石轮老人家。他从一个文件袋中,取出了跳伞证,此证颁发单位是“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证书的内页上加盖着“济南市跳伞运动俱乐部”的公章。“这个跳伞证是我这一生最早获得的一个证件。”石轮说,他出生于贵州,年跟随调动工作的父母定居济南。那时,在胜利大街小学上学的他,就住在跳伞塔附近。 “当时这里叫济南国防体育俱乐部,俱乐部开展射击、跳伞、航模和无线电测向这四个国防体育项目,参与的人很多。”石轮说,这四个项目中,最让他着迷的是跳伞。在10岁时,他就成为了一名小小的跳伞运动员。12岁时,正式获得跳伞证。 高达63米的跳伞塔,人穿好装备后,被吊车拉升到塔顶,手动操作让伞顶端的钩脱落,缓缓落地,就完成一次“脱钩跳伞”。如果在塔底画好靶子,往靶心跳落,就完成一次“定点跳伞”。石轮老人翻开这个跳伞证,上面盖印着每次跳伞的时间地点、着陆姿势,而在备注一栏中,如完成的是单纯的脱钩跳伞,就备注一个“脱”字,如果是定点跳伞,则会备注他实际落地点与靶心的距离。“离靶心越近,分数越高。”石轮说,当时他的跳伞成绩还很不错呢。 石轮先生展示他捐赠的跳伞证意外遭遇济南首次跳伞事故 初一那年7月的一天,一次意外事故,给石轮的跳伞生涯画上了句号。“那次事故中我的腿摔断了,我估摸着这也是济南跳伞塔建成使用的这么多年中,唯一一次事故。”石轮说。 据他回忆,应该就是他跳伞证上最后一个盖章记录的那天,练习中突然下起了雷阵雨。雨后继续练习时,伞被打湿了,吊伞的绳子在吊升的过程中,由于发涩和伞绳缠在了一起。因此,石轮在脱钩操作后,钩没有完全脱离,绳子又缠在一起,致使原本应打开的伞,随着他的下落而合了起来。 “当时开吊车的师傅,紧急操作机械手下降,距离地面近了一点,可由于伞合了起来,我的重量还是让伞钩脱落了,于是我便开始迅速下落。”石轮说,得亏当时一位叫季君然的教练立马跑过来接他。准确地说,是季教练当了石轮落地缓冲的“肉垫”。可毕竟是从至少二三十米的高度掉落下来,石轮的小腿砸到了季教练的大腿上,致使小腿腓骨下部摔断了。好在是健壮的季教练并没有受伤。那次事故后,石轮在几个月内就完全恢复了,可由于多少有了心理阴影,加上初中课业忙了,他此生再没有碰过跳伞。 “我一直留着这个跳伞证,因为它对我来说太有纪念意义了。” 北京白斑病医院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kang625.com/tsdy/133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