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难死亡率接近100,为何不为乘客配备

发布时间:2024/3/2 13:04:32   点击数:
空难是当今时代死亡率最高的意外事故之一,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人在空难中丧生。从最近的时间往前推,今年1月8日,一架乌克兰客机被伊朗导弹击落,机上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无一人生还;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航班失事坠毁,人全部遇难。尽管根据国际航空业统计,年大型商用飞机坠毁事故人数下降了50%,但仍然高达人。由于飞机的运行环境特殊,一旦失事就很难自救,几乎是全军覆没的结局。但是,国际航班公司并没有给每一位乘客配备降落伞,宁愿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机组人员身上,也不给乘客最后一丝搏命逃亡的机会。那么,这样安排是出于何种考虑呢?事实上,跳伞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这是一种高危险、高难度的极限运动,因其惊险和挑战性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没有经历过严格训练的普通人根本无法在复杂情况下完成最基本的动作,盲目跳伞无异于自杀,死亡率不会比自由落体低多少。与其如此,倒不如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机组人员身上,用他们丰富的飞行经验为所有人拼出一线生机。跳伞对飞行高度有严格限制。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跳伞锦标赛和一次造型跳伞锦标赛,规定个人定点跳伞不得低于米,特技跳伞不低于米,最高不超过米,只有非常专业的跳伞运动员才敢于突破极限,挑战米甚至更高高度,前提是必须事先经过气压舱训练,以适应高空气压的剧烈变化,而未经训练的普通人根本无法承受高空气压变化带来的不良生理反应。更何况客机飞行高度通常在米左右的平流层飞行,根本不具备跳伞条件,让普通人带伞跳机无异于自杀。惨烈事故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个个英雄机长力挽狂澜的壮举。年5月14日,中国英雄机长刘传建在驾驶舱前挡风玻璃脱落、仪器失灵的情况下冷静处置,最终安全降落;俄罗斯英雄机长达米尔尤苏波夫遭遇飞鸟撞击时果断处置,及时迫降在玉米地,机上乘客无一人受伤。近些年,像MH那样惨烈的空难事故已经越来越少见,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功不可没,与配备降落伞相比,他们才是更值得依赖的最后一道保险。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kang625.com/tsdy/261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