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交通工具中,发生事故最多的依次是摩托车、汽车、轮船、火车,最后才是飞机。但是如果我们换算一下单位距离的事故率和死亡率,飞机的排名将会大大提升,因为飞机的航行距离确实远超其他交通工具。 最近朋友一直在往返于广东和北京,在和他交流的时候我们都谈到了飞机的安全性问题。我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飞机是安全性最高的交通工具,但是出现事故后的死亡率是最高的。这个观点其实是比较偏激的,因为在所有飞机事故中,乘客幸存的概率在90%以上,比汽车、火车都要低。 在飞机起飞、巡航、降落这三个阶段中,起飞和降落发生事故的概率约占90%,在高空中发生的空难仅占10%。 但是毕竟大家都害怕在高空上遇到事故,想想都瘆得慌。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朋友抱怨,为啥不给每个乘客一套跳伞装备,发生问题了直接跳伞就好。其实,没有人人一套降落伞也是有一些原由的。 空难发生的概率极低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技术的持续发展,飞机的安全性有了明显提高,飞机发生空难的概率实在太低了。据了解,全球飞机发生空难的概率大概为万分之一,当然,不同国家的发展程度有差异,导致部分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从全球平均数据来看,一个人被雷劈的概率约为75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大家坐飞机遇到空难的概率比被雷劈中的概率小得多。为了这微乎其微的概率,没有哪个航空公司原愿意配备上足够的跳伞给每一个人用。 增加成本、降低收益 新型降落伞的重量大概在20公斤左右,普通民航飞机载客量在人左右,大型民航飞机载客量在-人。我们以波音为例,这款飞机的最大载客量能达到人,起飞最大重量在吨左右。普通乘客可托运行李最大20公斤;本身携带行李最大5公斤;乘客按公斤计算,则一个乘客加上其行李一共公斤,人总重量为62.5吨。每人配备一套跳伞装备,总共需要占用10吨的重量,相当于80个人+行李的重量(这只是个概算,详细算的话肯定会有一些差异)。你仔细品品,配备跳伞装备既增加了成本又损失了收益,况且用到的概率还微乎其微,作为公司老板,该怎么选择不言而喻了吧。 跳伞是个技术活 我们希望增加跳伞配置肯定是以防万一,在真的遇到危险时多一个求生的方法。BUT,通过跳伞求生的方法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操作的。目前主流的说法是学习跳伞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期间包括理论学习、地面训练、高空演习、紧急情况等多个方面,这绝对不是电影中看到的难么简单。在遇到空难时,飞机从高空坠落到地面仅仅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想靠这点时间突然掌握了跳伞技术有点异想天开。 高空生存环境恶劣 一般适合跳伞的高度在0米以下,但是国内航班的飞行高度在米左右;国际航班的飞行高度在00米以上。如果一个人在这种高度走出机舱,在没有因为压力被吸进引擎的情况下,面对的将是低温和缺氧两个生存问题,这会让人直接陷入昏迷,在坠落到地面前能否醒来都是个问题,更不要想着打开降落伞了。 更何况,即便大家运气超好,空难时还能出舱跳伞求生,可是那机舱里有几百号人,逐一走都门口跳伞得需要多少时间?那个时候踩踏事件必然发生,情况会更为惨烈。 结语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作人员经验的增长,相信这类事故会越来越少,我们应抱有足够的信心。想想看,从年莱特兄弟靠着简陋的设备飞到高空,到如今漫天繁忙的航空线路,我们的飞行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完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kang625.com/tsfz/271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