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战争末期德国的Ba

发布时间:2025/5/4 11:12:51   点击数:
北京能治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引言“吞尽五大洲,饮干三大洋,可惜身无双翼与手足,徒叹对天无可奈何,我是世界之蛇——耶梦加得。”伴随着这句台词,发射架上的运载火箭缓缓升空,这是日本军事题材动漫《军火女王》第一集中的第一幕,这句台词搭配着气势恢宏的背景音乐和画面,着实在我幼小的内心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台词中的耶梦加得也就是北欧神话中著名的尘世巨蟒,其体态庞大的能够环绕世界,然而作为一条巨蛇,它也只能“徒叹对天无可奈何”了,在二战末期,德国有一款代号为“草蛇”的截击机,却直插云霄,向着天空发起了它的冲击,它就是德国研制的火箭动力截击机Ba-。Ba-主体结构,从设计就能够看出这是一款主打高空高速的截击机战争末期的应急产物二战末期,德军面对蝗虫一样的盟军轰炸机已经束手无策,虽然德国空军在二战期间涌现了很多王牌,也拥有大量先进的战斗机,然而这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却显然是无济于事的,战争中后期,西线的盟军基本上占据了制空权,随着全金属机身的B-17轰炸机大量投入到欧洲战场,德国空军的防空任务也越发严峻,更何况这些B-17轰炸机周围还有性能先进的P-51保驾护航,年开始,德国本土的大量重要设施接连遭到空袭,尤其是对军工厂的空袭更是使得德国的武器生产计划大受打击。Ba-没有设计起落架和任何降落设备,只能用降落伞回收对此,德军一方面研制更先进的战斗机,例如战争末期的Me-等,另一方面也想了大量的“歪点子”。咱们今天所说的Ba-截击机就是战争末期德国在绝望和疯狂下诞生的一款火箭动力截击机,该型飞机和很多战争末期的疯狂武器一样非常简陋而且危险,由于战争末期金属资源的稀缺,再加上追求极致的爬升率和机动性,Ba-截击机的机身大量使用木材制成,而且没有设计起落架,起飞后飞行员只能跳伞。Ba-大量使用木材制造,博物馆收藏的Ba-可见表面漆料剥落后的木质主体极不可靠的各项子系统动力方面,Ba-截击机使用HWK-A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其主要使用的燃料是极为危险的过氧化氢和甲烷,这两种燃料的腐蚀性很强,而且相当不稳定,所以大家估计就能知道Ba-有多危险了。除HWK-A火箭发动机之外,Ba-还拥有四台在起飞时使用的固体助推火箭,以便于该机在60秒之内爬升到与美国空军轰炸机相同的高度,也就是一万一千米。Ba-的发射架和几个型号,可见前期型曾经有过起落架设计,后期遭到了取消飞行控制方面,该机采用垂直发射架发射,机翼上无控制面,所有舵面全部在尾翼上,而且该机发射时前60秒是由地面使用无线电控制的。因为战争末期。该型截击机是为毫无经验的菜鸟飞行员甚至志愿兵准备的,在这种情况下,地面无线电控制显然能够让飞机平稳顺利的爬升到预定高度。想要发射Ba-截击机时需要先架设高达20多米的发射架,或是用削直的树干发射,简而言之Ba-截击机相较于飞机更像是一个载人的火箭或是导弹。发射前的准备工作,这是简易的发射架,主体是削直的树桩由于不是传统的活塞动力,Ba-的动力系统都在机身后部,便于机首安置大量武器,期初德国人准备为Ba-安装两门30mm机炮,然而随着战局的变化,Ba-的乘员们变成了毫无经验的飞行员们,所以最终Ba-的武器变成了吓人的24发亨舍尔Hs“暴风雪”火箭弹,而Ba-的使用战术也相当简单,在起飞后由地面无线电引导,在一台火箭发动机和四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的推动下,该机将拔地而起,在60秒内爬升到米高空,飞行员稍稍平复心情后,就可以改平寻找敌机了,找到敌方轰炸机后,该机将在距离敌机很近的距离一次性发射出24枚火箭弹,随后飞行员再跳伞逃生。Ba-机头的火箭巢特写,这样的火力不可谓不凶猛了由于战争末期德军的资源已经相当紧缺,所以Ba-并不完全是一款一次性用品,袭击后,德国人会想方设法回收它的发动机部分,具体做法是,飞机在发动袭击后,飞行员先用预先安设的小型炸弹将机身炸断,随后机尾的部分会弹出预先设定好的降落伞,待炸断机身后,飞行员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跳伞,否则断掉的机体很容易在空中将飞行员撞死。原本的设计中,Ba-的机体后部是可回收的,以此来节省燃料,。回收发动机从Ba-看岌岌可危的德国局势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驾驶Ba-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先不说该机的可靠性有多差,本身的设计使得该机的机动性非常差,再加上极高的飞行速度,显然Ba-是很难操控的,更不用说利用毫无驾驶经验的新手飞行员来操控了。其次,Ba-携带的武器注定了该机必须在极为接近敌机的情况下才能发动攻击,以当时德军上空主流的B-17轰炸机为例,该机拥有极为完善的自卫火力,显然不会放任Ba-笔直的飞过来,咱们退一万步,就算Ba-成功地发动了袭击,也没有撞到敌机上被拍扁,后续的逃生方式也处处存在危险,可见驾驶Ba-绝对是一件九死一生的差事,说得不好听点,Ba-除了设置有逃生方式外,跟日本的自杀机“樱花”没有什么区别。新手想要驾驭这样的武器显然是十分困难的,总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到德军想要迫切找到应对盟军轰炸机的方法从Ba-的设计来看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德军当时有多绝望了,Ba-这种极不可靠的截击机事实上是不得不对现实妥协的产物,其设计方针就是对资源的利用最大化,该机大量使用木质部件,同时还想尽办法要回收宝贵的发动机,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当时的德国的的确确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战后盟军缴获的Ba-,从战后的实验来看,这款飞机的设计相当不成功,死亡率和事故率极高而当时德国党卫军明确指出,要用仅受过最基本训练的飞行员来驾驶这款截击机。为何要采用垂直发射跳伞逃生这种危险的驾驶方式呢?因为这些飞行员们甚至不需要学习起飞和降落就能够升空迎击敌人,可见不仅仅是资源稀缺,到战争结束前德国连飞行员也成为非常稀有的资源了,而面对盟军庞大的轰炸机群,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挖掘潜力,最终造就的也就是Ba-这样的怪物。注意驾驶员后部的燃料箱,里面装满了极为危险的液体燃料惨淡收场的草蛇年2月25日,Ba-首次进行了假人飞行测试,测试结果的成功大大增强了人们的信心,然而在第一次正式飞行中,Ba-就发生了严重的事故,升空不久后就凌空爆炸,飞行员也当场去世,战争结束前Ba-只制造了36架,并没有参与任何空战,想想也知道,这种可靠性极差的玩意就算大规模量产,在仅仅接受过最简单训练的菜鸟飞行员手里也很难发挥出作用。战争结束前,Ba-只制造了极少数量,也没有参与任何实战总而言之,Ba-是一种相当危险的飞行器,即便是最富经验的老手也很难驾驭,更不用说刚接受训练不久的新手了,大洋彼岸的另一端,日本在战争末期研制出了“樱花”这样的载人飞弹,虽说Ba-并非是一种自杀式兵器,但是其安全性实在是太差了,和“樱花”载人飞弹一样都是草菅人命换取效率的武器,Ba-垂直起飞和跳伞回收的设计思路就注定它不是一件新手能够轻松驾驭的武器。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kang625.com/tsfz/276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