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系列盘点那些年我国胎死腹中的空军

发布时间:2016-11-19 22:00:49   点击数:

运-10(Y-10)是由上海飞机制造厂研制的四发动机喷气式运输机,是中国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因与波音外观极为相似,曾经有误传说运-10的机体设计是由波音的逆向测绘仿制而来,但据后来报道,运十飞机的研制者和波音公司都否定了这一说法。运-10计划采用涡扇-8发动机。运-10只制成两架。运-10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没有投产。

空警-1(又称空警一号,KJ-1)预警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军研发的第一架预警机,以前苏联图-4轰炸机作为载机,于年9月开始研发,研发时的代号为“飞机”。

年下半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军开始提高雷达抗地物与海浪杂波干扰的研究工作。年11月20日至年1月18日,空警一号首次海上试飞,效果不彰。因预警雷达的性能难以满足预期的需要,空警一号于年停止研发。此后,空警一号飞机拆除了预警设备,恢复为轰炸机。

直7装两台涡轴5甲发动机,采用6片旋翼;除重新设计桨毂和减速器外,其它尽量采用直5和直6的零部件。直7设计为最大起飞重千克,有效商载千克,最大速度千米/小时,最大航程千米,实用升限米。年6月28日,国家决定直7重型直升机研制工作停止.其原因是由于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同时投资研制两种重型直升机,为了全力确保由江西景德镇直升机厂承担研制直8型直升机项目,直7直升机只得为直8让路,从而宣告了直7重型直升机的夭折。

延安一号年3月开始草图设计,在天内完成了除发动机以外的全部设计制造工作,年12月3日试飞成功。装1台国产М-11ФР活塞发动机,主要以农用为主,也可进行跳伞、客货运、救护等用途,可载客4-5人。

延安二号,该机年初步研制,后任务下马。年重新启动正式研制。几经波折,年9月首飞,没有定型生产。

北京一号是由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和试制的轻型运输机,也是大跃进时期学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该机酝酿于年6-7月间,年2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开始试制。于年9月20日制成,9月23日在首都机场首次试飞,次日由北京市委命名为北京一号,并且完成了北京-天津、北京-上海的航线试飞。北京一号采用2台苏制АИ-14Р活塞发动机,下单翼,乘员2人,载客8人。

“沈航一号”飞机是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师生员工于年研制的轻型多用途飞机。该机为上单翼低平尾气动布局、后三点起落架、单发活塞螺旋桨动力装置、四座位的轻型飞机。机长8.76米、机高2.38米、翼展12.09米、最大起飞重量千克、飞行速度90~千米/小时、升限米、航程千米以上。该机可作农业机、通讯联络机和救护机。可以在多米长的简易机场上起飞降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kang625.com/zysx/133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