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下来得多少钱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31/5416226.html 客机飞行高度通常在米到米,假设飞机飞行平均高度为米,那么从飞机开始下坠到触地的时间T=√(2h/g)=45.18秒,45秒跳出名乘客,即不到1秒时间需要跳出3名,即使训练有素的航空兵也达不到这个速度,加之紧张环境下产生的恐慌又加剧了过道和舱门拥堵,更影响跳伞的速率。 在一万米的高度上,大气压只是地面的25%左右,温度很低,氧气非常稀薄。去过高原地区旅游的人对此就有感触,米左右的高原海拔就能让人感到不适,万米高空是完全无法承受的。温度能降到零下30-60度,人很容易失去知觉。 客机一但在空中出现故障,机师会马上第一时间维修,而且不一定就是大问题。只要不是瞬间解体或被炮弹轰碎,旅客就有充分的“生存”机会。但跳下去就不一样了,存活率没有“可能”二字, 更是百分之二百的死亡率,因为跳伞是有高度限制的,好像是超过三千米(地面到空中距离)就是生死线了。所以,万米高的距离,人一但“飞出”去,就已经窒息了。另外,都正在空中大头朝下往下“射”的时候,飞机修好了怎么办,那可就回不去了,所以,不现实。 跳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需要经过专业性的训练、掌握跳伞方法,才可能跳伞成功。而普通乘客可能连降落伞如何背都不知道,更谈不上跳伞了。即便给乘客每人配备个降落伞也用不上,救不了乘客的命,像背书包一样跳下去,与在飞机上的结果无异。 所以民航飞机乘客各自情况的不确定性,也注定了他们难以独立承担跳伞任务的可能,尤其在实际空难过程中,一旦飞机到了无法挽回的局面,很可能会在第一时间就在空中失去平衡,在这样的环境下飞机里早已行动不便的乘客根本没有跳伞的可能,即便飞机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平衡,机组人员也会尽可能地选择迫降,更不需要机舱里的乘客通过跳伞的方式走向极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