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壮丽我说长江丨垂直三峡

发布时间:2024/3/23 15:00:18   点击数:
02:31江山壮丽,我说长江。我叫王正坤,曾经是一名空降兵,我所在的部队就是舍身堵枪眼的钢铁战士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退伍后,我成为了一名高空摄影师。十多年来,我拍的三峡是垂直的。王正坤镜头下的西陵峡作为空降兵跳伞的时候,我感受到了透过白云看大地的奇妙。后来,我看到了纪录片《话说长江》,我就想追着云拍三峡。从年到现在,我几乎走遍了三峡所有的高峰。从坐着直升机到无人机贴着悬崖绝壁,从半山到山顶,我从不同的高度拍三峡,三峡的春夏秋冬都是非常美的。王正坤高空航拍三峡有人说三峡大坝修建以后,三峡就没那么“险”了。这么说的人一定没看过我拍的赤甲山“三峡之巅”、白盐山、望霞村的悬崖绝壁,还有集仙峰、飞凤峰……那都是大写的“险”。以前我是背着相机,相机上卡一根快门线,在悬崖峭壁上架三脚架,把相机悬空支出,突破人体极限找角度。现在我可以借助山峰的高度,飞起无人机,从高空拍摄三峡的壮阔。我发现,在巫峡神女峰上空垂直拍摄,整个巫峡山形就神似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脸型映在峡江里,这是只有“垂直”角度才能看到的三峡。巫峡里的“齐天大圣”垂直角度还能看到三峡不一样的“绿”。我拍的照片里,有绿油油的山脉、长势喜人的大树。当我走在长江边,还能看到绿水和数不清的鱼。很多人问我,说你发的朋友圈,长江的水是不是调过颜色了?现实中的江水有这么绿吗?我说不是,水就是这么绿。如今的三峡,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灵动的鸟儿、山林中的野鹿,这是任何滤镜都模拟不出来的美。相比多年前,拍“垂直”照的难度一直在变小。以前拍三峡之巅,得先绕到巫山那边去,从县城开车要开4个小时,再走山路,走一个小时才能到老乡家。现在上山的路修好了,以前上山需要开越野车,如今家庭轿车也能上山,二十多公里的山路现在1小时就能到达。我们还把老乡的农房打造成“摄影之家”,从以前很简陋的土坯房,慢慢修成了民宿的样子。现在,这样的民宿在三峡有十多家,民宿里挂着很多我的三峡摄影作品,长江沿岸城市和三峡自然美景串起了微缩版的“长江经济带”,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三峡的美。对我来说,摄影不仅仅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使命。我希望能以更加新颖的角度来记录三峡的变化,记录三峡老乡们的变化,记录长江的变化,记录我们生活的变化。老乡家里的微缩版“长江经济带”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树峰:以航拍视角拍摄三峡的自然景观,它的气象、景色和地貌形成一种气势磅礴的、垂直观看的视角,展现了三峡险峻的美。沟壑有多深,各个岭的脊有多垂直,这种拍法很新颖,有一种背负青天朝下看的气度,有一种包容力在自己胸间的状态。我们在照片里看见了群山的巍峨,也看见了大江的奔流;我们沿着自己的内心上溯历史,从中华民族复兴的角度,去看这一片地域里的水脉、地脉和人脉融合,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博大、深厚、宽广。监制丨高岩策划丨沈静文杨宁记者丨王雪洁陈鹏编辑丨杜静王雪洁陈宇音频制作丨周天纵视频导演丨陈鹏视频拍摄丨王宏超视频剪辑丨陈以恒王宏超图片丨王正坤陈鹏资料支持丨总台资料馆后期制作丨蔚天雄设计丨宋瑜珊曹懿心学术顾问丨任慧专家统筹丨高琰鑫学术指导单位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

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ikang625.com/tsdy/262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