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 《常宽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谓至极—高晓燕学姐采访记录》 采访对象:工程管理班高晓燕 在校职务:结构设计协会古桥保护部会长 如今去向:杭州中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门 工作成绩:有三个项目部陆续接受了国务院的无欠薪考察,并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此外,还主管了党建事宜,负责公司三十多个项目部的党建工作,在任期间连续两届荣获杭州市最强支部称号和最佳“百结”--百个工地结对百个支部。成功召开三次现场会。 采访记录 大学印象Q:您对刚刚入学时有什么印象? A:刚入学的时候,一个人拖着行李到了宁波南站,被学姐学长接回学校,到了校门口,有个穿着风衣的学长很热情的帮忙拿行李,虽然走错了地方,但是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他的热情。当时填报志愿选择工程管理的原因是这个专业对英语的要求较高,我高考英语多分,在大学期间也考出了四六级,这个也算是个人的课外拓展,当时还参加了SEC英语俱乐部,成员们经常会在英语角和音乐广场聊天,也邀请过来自宁波大学的留学生和我们一起交流。 Q:大学里印象最深的时哪位老师?他(她)对您有哪些影响? A:影响最深的是LEO老师,他担任的是我的英文老师,我们还邀请他作为我们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他带领我们所有人走进了“THEBIGBANGTHEORY”的世界。在美国从业期间,工作间隙休息的时候也会通过它来放松心情。此外,我的英语小组成员:Jennifer,Jack,Billy,都是我在大学期间很要好的朋友,他们都能够在心情低谷时期陪伴我。 Q:您在大学里是否有比较的特殊经历,不同于其他同学的? A:比较特殊的经历就是代表学校去美国做了带薪实习,这也算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出国,参加工作,由此获得的工资用来旅游。我的住所是一幢别墅,当然还有好多舍友,那一段时间大家都相处的十分融洽,回国之后也在互相分享自己的生活碎片。此外,我也参加了很多志愿者活动,社区义演、招新带新生、去其他学校迎新等等。 经验感悟Q:请您谈谈您在求职的时候最大感受什么? A:求职时,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服务于南部商务区的一家做澳洲房产的公司,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接到面试电话的时候,正处于元旦假期的我,冒着雪赶回了宁波参加面试,抓住这次机会的我成功入职,在工作了八个月之后,不想自己的专业知识被销售岗位埋没,于是就跳槽到了现在所处的单位。 Q:工作以来您对自己比较满意的表现是什么? A:工作上最满意的当是人际关系,在公司和集团大家都相处的非常融洽。年会上我表演的节目也都是最热闹评分最高的。我也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我的先生,还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周末我们会一起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刻。在我看来,我的生活是十分美满的。 Q:您在工作岗位上最大感悟是什么? A:工作上最大的感悟就是认真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适度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有时候项目部的事情非常紧急,就算已经下班我也会尽快完成,要有一颗服务项目部的心,他们叫你领导叫你书记,你不能负了他们。 建言献策Q:您能以亲身经历和经验,对在校学弟学妹的学校生活有什么建议吗? A:大学里一定要多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可以,我很庆幸在三十岁之前去尝试了了潜水、跳伞等等一系列极限运动,也很庆幸大学里丰富的生活,当同学们在寝室睡觉、打游戏的时候我在烈日下奋斗,我起床去图书馆下面卖早餐,也会帮同学带早餐。我的家庭条件不算很差但也不富裕,但是多赚点钱可以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还能在逢年过节给家人包红包,在我看来,这个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大学,主要学的是一种大学生的气质:自信且有魅力。 Q:您能以亲身经历和经验,您对在校学弟学妹就业求职上有什么的建议吗? A:在求职方面,我们需要有一个针对性的目标,可以从自己兴趣出发,但也不是让你把兴趣当做工作,至少在做工作的时候不要让自身感到枯燥,不会觉得越做越沉沦,此外,工资也不能成为评判这份工作好不好或者值不值得的唯一标准。 张:您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 高:对于人才培养,我觉得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人为人正派,那他怎么都不会差,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开朗的性格,在踏入社会的时候不要有畏惧心理。我们总是笑着说母校自己努力成了一个一本院校,我也有很多同事的孩子在母校上学,其中有国旗班的高个子男孩,也有数理化专业的高材生。我也会推荐我们浙大宁波理工给我那些刚高考完的亲戚孩子们,母校让我感到骄傲, Q:您对学校校友工作有什么建议? A:可以经常性的组织校友活动,在填资料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区,有人提议说聚会可以由小区域到大区域,最后大家一起汇聚于学校。毕业的这些年,也不乏有同校毕业生来到我公司工作。我们都很感谢学校给我们一个毕业生的身份,也让我们有机会回母校看看,当我带着我的孩子来到校园,眼前的改变让人耳目一新,十周年也霎时转变成了二十周年,大家都在感慨时间易逝,演出之后一起在操场上放孔明灯的时候也让我感觉好像回到了那段日子,虽然苦但很充实很快乐。 End 本期排版丨融媒体中心孙创涛 素材来源 土建学院社会实践访谈 责任编辑 李扬 记得扫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