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份,我曾注意到我军正在采购万米高空跳伞系统,但是没有想到,这款新型装备这么快就能够列装部队。昨天,CCTV-7在报道空降兵某特战旅在组织多伞型、多高度、多地形伞降训练的时候,空降兵战士佩戴了一款新型供氧装置和新型头盔。同老式装备相比,呼吸面罩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呼气气瓶的容量也增加了。新型头盔可以佩戴呼吸面罩,还具有夜视仪等设备接口。 我军新型高空跳伞系统 空降兵是现代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机动灵活、反应快速,能够在战争中起到出奇制胜、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作用。最近发生的中印边境对峙事件,我空降兵部队利用多种交通方式,快速部署到西部高原地区,极大地震慑了当面之敌,这就是空降兵作用的最好体现。空降兵包括一般空降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前者主要进行大批量低空跳伞;后者主要是经过特殊训练的精锐力量组成,为了提高特种作战的隐蔽性,采用了更加复杂的“高空跳伞-高空开伞”(HAHO)和“高空跳伞-低空开伞”(HALO)作战方式。 HALO是特战队员离机后不开伞,自由降落到预定低高度时打开主伞。优点是下落速度快,可减少被敌方发现的可能并缩短在缺氧、寒冷的高空停留的时间。HAHO的特点是高空离机后打开主伞,利用翼伞优良的滑翔性能和操作性能,远距离接近目标。据美军报道,离机高度在m左右,滑翔距离最远可距投放点64km。由于进行HAHO跳伞时离机高度高,高空停留时间长,因此需解决缺氧、高空减压病、低温等防护问题。 当飞行高度超过m,氮气的过饱和系数超过了安全系数,高空减压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需要采取吸氧排氮措施防止高空减压病的发生。排氮时间取决于暴露的高度和停留的时间,一般暴露到m需排氮30min,m以上排氮75min。为了确保吸氧排氮效果,避免吸氧排氮过程氮气进入,还要求采用加压供氧调节器和加压氧气面罩。伞兵一般采用机上氧源进行排氮,如果机上氧源不足,也可以配备移动式氧气系统。 对于HAHO跳伞而言,最重要的是对高空缺氧的防护。首先供氧浓度要满足人体的需要,其次是供氧量要能保证跳伞员能够降低到安全高度。各国对跳伞离机后供氧各有不同,但是终止供氧的高度基本上是相同的,在相当于m的高度上停止供氧。也有的国家将供氧高度下限设置为m,主要是考虑到HAHO跳伞很多时候是在夜间进行,而人的缺氧对夜视能力影响非常大,一般在高度夜间视力开始出现障碍。大多数国家高空跳伞供氧器供氧时间最长可达45min,以满足HAHO的需要。 外军开展HAHO/HALO活动比较早,战术运用纯熟,还需我军学习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先锋降落伞公司率先研制成功高空降落伞突防系统,能保证伞兵在-m以下高度跳出开伞。管道系统还设置了一个高度补偿装置,该装置按照座舱高度的函数进行流量调节。法国高空伞采用2个0.L的并联钢制气瓶,能够提供1人45min的供氧,能够保证降至m高度。法国还装备了Ulmer公司的伞兵盔、氧气面罩和风镜,保证头部和面部的防护。 我军在此之前也开始了高空跳伞的探索,年12月,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空降空投教研室教员率先开展米以上高空伞降实跳训练,进行了 “ 高跳低开”和“高跳高开”两种方式的高空伞降实跳训练,为下一步培养特战队员打下了坚实基础。年11月,陆军某部,从东南沿海到西北戈壁,跨越公里,执行高空渗透行动,在米高空离舱、米低空开伞。从这些公开的报道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国内缺乏成套的高空跳伞系统,无法进行更高高度上的高空跳伞训练。目前,国内用于高空跳伞的供氧装备采用开式供氧方式,最大使用高度仅为0m,与YM-5伞兵供氧面罩配套,持续供氧时间只有10-20分钟,而且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们不能满足m以上的高空跳伞要求。 早期的供氧装备只能满足m以下使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军要实现万米高空跳伞的突破,首先要在航空医学领域对高空跳伞员的生理指标进行全面的研究,其次是开展HAHO和HALO的战术训练,探索其在实战中的应用方式;最后才是最关键的,在前者的基础上研制出我们自己的高空伞降系统。可喜的是,我军在-年左右,已经开始密切
|